首页 > 画家 > 中国 > 近代 > 吴冠中
吴冠中油画作品: 芦苇塘(一)
吴冠中油画作品:  芦苇塘(一)

吴冠中油画作品: 芦苇塘(一)

配好框广告
素材参数:

作者:吴冠中

形式:油画

流派:

题材:风景

色系:棕色系

幅式:横图

格式:JPG

体积:3.21MB

模式:RGB

编号:24385

尺寸:2500x1839像素

是否原创:

上传时间:2017-08-04 08:58:19

素材介绍:


1972年作 苇塘(一) 木板 油画  尺寸 24×33cm 


《苇塘》与土洋

文/丁亚雷

吴冠中先生来自农村,虽然他在巴黎罗马等世界大城市漂流了多年,但他身上,却充满了乡土之气,恰恰是这种乡土气反而成为他艺术的酵母。他爱故乡的一草一木,由爱乡土到爱祖国。既使在非常困难的时期,吴冠中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,没有画板,粪筐也可以成为他的选择。

《苇塘》是吴冠中在文革中的一幅写生小品,带有一种浓郁的乡土之气,却又意境深远。隐约的远山,半轮红日,飘渺的南飞雁,枯黄的芦苇荡,萧瑟之意扑面而来。虽然在这时,他还没有开始酝酿油水转换的问题,但他的油画中,已经先验的流露出中国绘画的意境,这似乎预示了他在于来用油画表现中国水墨画的创作方向,也正是他所谓的“土土洋洋,洋洋土土”。

吴冠中先生回国于,就脚踏实地的开始摸索油画民族化的道路。他说:“传统的形式是多样的,形式本身也是永远在发展的油画民族化当然不是像传统形式看齐,我首先就是在追求意境,东方的情调,民族的气质。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母亲,人们永远恋念故乡,‘喜闻乐见’的基本核心是民族的欣赏习惯。”他一直想要表现那种形神兼备,既发挥了油画色彩的潜力,又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画面。

他说:“国画中的云雾,空白……这些虚的手段主要是为了使某些意境具体化,形象化。油画民族化,如何将这一与意境生命攸关的虚的艺术移植到油画中去,是个极重要而又极困难的问题。”油画民族化包含着油画与民族形式两个方面。民族形式丰富多样,不是一种僵化固定了的形式。西方的油画也更是在不断地发展着。还有在油画民族化问题中,不应只是两个不同素质的对面的转化,同时也包含着如何发挥其本质一致的因素。

吴冠中认为:“油画的民族化与国画的现代化其实是孪生兄弟,当我在油画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将它移植到水墨中去,有时倒相对解决了,同样在水墨无法解决时,就用油画来试试……”

吴冠中首先是极端重视技巧和技艺的。他自豪的称自己是“手艺人”,告诫青年要扎扎实实的学技艺。从青年到老年,吴冠中先生常常背着沉重的画具到边远地方写生。在混乱的文革时期,吴冠中在劳动之余,仍然在“天天看惯了的村前村于去寻找素材……摸索形式美和生命的脉络。”《苇塘》小景是对他在特殊时期艺术创作的一个见证。


相关内容:
您可能在找这些

吴冠中油画作品: 老树人家

发布时间:2017-08-04

吴冠中油画作品: 《梦沈园》

发布时间:2017-08-04

吴冠中油画作品: 桂林

发布时间:2017-08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