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 无款 摹星宿图 |
作者:更多宋代画家
形式:中国画
流派:
题材:人物
色系:仿古色
幅式:横图
格式:JPG
体积:37.1MB
模式:RGB
编号:50405
尺寸:30000x1840像素
是否原创:
上传时间:2019-09-23 08:29:09
画作内容
该图绘五星二十八宿神形象,此图原分为上下两卷,前画五星,后画二十八宿。
该图卷只剩上半卷。原画有五星及二十八宿各形,现只剩五星及其后十二宿神形,已佚其中十六宿图形部分。图中所画各位星宿或形如老人、大人,或形如女子,或为兽身人面,每画一位星宿,便有一段篆文题。卷首题:“奉义郎陇州别驾集贤院侍制×××梁令瓒上。”
画作赏析:
形象
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
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(6张)
此图风格并不一致,有勾勒平染的,有晕染出凹凸效果的;既有唐画格调,也有魏晋遗风。人物造形,有的面相作长形,额角眉上略凹入,尚有南朝“秀骨清像”痕迹;有的体貌丰肥,近于盛唐人物。用笔细劲而圆转,粗细变化不大。设色以黄色为基调,另有朱红、土黄、石青、老绿、嫩绿、黑色相配合。 [4]
图中形象介绍如下:
人物一,为一丰润妇人,头配孔雀饰冠,身着华贵云衫,衣袂飘飘,盘腿端坐于鸟背上,坐下神鸟,鹰翅鹤身,孔雀头,长羽扇尾。
人物二,为一黑身道人,皮肤黝黑,墨须长髯,目光如炬,骨瘦精炼,盘腿坐于青牛背上。
人物三,为一驴头人身六臂之人,六臂分执长矛、魔轮、短戟、弯刀、指路杆、青色长剑,盘坐于一骏马之上。
人物四,为豹头人身,铜铃大眼。一身宽袍,手握玉简,坐下神兽为野猪头、骏马身。
人物五,为一文仕装扮,平眉宽鼻,留小胡子,左手执长弓、单羽箭,右手捏一画笔,站于荒原之上。
人物六,方脸玉面,弯眉狭眼,大耳。面色温善,右手握长枪,左胯带红柄巨剑,右跨弓囊,豹皮靴。
人物七,与六图相似,但人物更胖,更圆。
人物八,人物肥胖,圆脸长耳,斜眉利眼,右手执握三尺长剑,端坐于鳌鳖上。鳌鳖小龙头,巨龟身,四爪如龙爪,张口咆哮,一脸蛮横,霸气。
人物九,商星,商人打扮,手拿一杆称,落拓天地间,满脸黝黑。
人物十,丰满的脸,头顶骷髅,手握莲蕾,盘坐于花丛,身着绣花裙袍,淡眉杏眼,樱桃小嘴,含着笑,闪出阴狠。
人物十一,左手包书简,右手执笔,长身临风而立,头戴豹头冠,略浓的弯眉,挺直的鼻梁,脚踩云靴,袍袖及膝,腰带飘飞。
人物十二,虎脸人身,头顶骷髅,手握长剑,身披红里灰甲,立于山石之上,血口大张,牙尖而长,凶猛异常。
技法
人物详解
图中太白星图上的神鸟及另一宿形图下的花,都是先用细线勾勒轮廓,然后施以重彩并加晕染,可以窥见盛唐时期花鸟画的艺术形式。
创作背景:
五星,亦称五纬,谓金木水火土五行星;二十八宿,中国古时天文学家将周天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,而附以诸星座。
在古代观天历算的经典作品中,多将五星二十八宿画为人形、兽形、鸟形等。此图描绘想象中的星宿形象,现仅存五星和十二宿图,推测此图当为原作之上卷。
关于此图年代,在元为唐,在明、清为梁,但梁画早佚,无可参证。至于作者,李伯时认为吴道子,张丑认为胜于阎(立本)吴(道子),董其昌、陈继儒分别主张吴、阎,安岐认为非吴非阎,应为唐摹或令瓒真笔。安说比较可信,因为此图行笔虽然劲利而十分细谨,线条宽度基本一致,不像吴生两头细中间粗的尊菜条,却近似阎立本的铁线描,同时设色浓厚,不尚浅淡,亦去吴远而去阎近。如果出于唐摹,不妨说是学阎之凝重而参以秀润。 [4]
关于这一图卷,曾有三种推测:第一种说法是为张僧繇画,梁令瓒题;第二种说法认为是梁令瓒临摹张僧繇画;第三种说法认为就是梁令瓒画。第一、二种说法都有相当一段时间被沿用,但最后定为梁令瓒本人画,原因是经考证图中人物造型及其法器都属密宗。
密宗是中国佛教派别之一。唐开元初(716~720)之后,此教在中国开始传播,并形成了自有特色的宗派密宗。不过在中国,它只传了两代即衰落了。所以,既然《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》中图形都呈现密宗规范,那么,此画肯定创作于唐开元之后,其下限不应离密宗传播仅两代的这一时期太远。
在《图绘宝鉴补遗》中,也把这卷画定为梁令瓒画:梁令瓒,或曰蜀人,开元中工画人物。宋秘阁有《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》一卷,李伯时云“甚似吴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