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百科 > 名画百科

赵孟坚《岁寒三友图》_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代表作品

作者: 浏览量: 2018-11-29

《岁寒三友图》宋代,赵孟坚,纨扇扇面,绢本墨笔,纵24.3厘米,横23.3厘米,上海博物馆藏

赵孟坚《岁寒三友图》<a href=../zhonglei/zhongguohua/xiey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<a href=../zhonglei/zhongguohua/xiey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水墨画</a></a>

本副《岁寒三友图》,赵孟坚绘松、竹、梅折枝,以墨笔画上一株饱结花朵、苞蕾的梅枝,继而交错、绕夹着如星芒般的松针与墨影般的竹叶,将它们横斜置于画面中央,以松针的灰和墨竹的黑来衬托出梅花的白。松叶如钢针,竹叶如刀剑,更表现出梅花的傲骨冰心。整个画面笔墨秀丽,清绝幽雅,意趣横生。这幅《岁寒三友图》通过对画面的安排,明确表达出作者刚正、坚贞的气节。画扇的右上方钤“子固”白文印。用笔上,画中的梅花以淡墨衬染着用细笔,浓墨所圈钩的花瓣、松针用笔尖挺劲拔,墨竹以中锋运使,挺劲有力。松、竹、梅画法各异,充满韵致,是幅极具精神的南宋小品。赵孟坚的作品一笔一画都注意书法与画法的结合,可以代表宋末文人画的艺术特色。

赵孟坚《岁寒三友图》水墨画

【赵孟坚《岁寒三友图》局部大图】

赵孟坚晚年多作梅竹,他所画墨竹取法文同,而用笔比文同瘦劲,并着意竹叶的大小、长短变化;他所画的墨梅学杨无咎,但比杨的笔法更为清瘦雅逸,显得爽利。赵孟坚在书梅竹三诗卷中曾这样写道:“从头总是杨汤法,拼下功夫岂一朝。”又说:“浓写花枝淡写梢,鳞皮老干墨微焦。笔分三踢攒成瓣,珠晕一圆工点椒。”“岁寒三友”至赵孟坚时成定格,梅、兰、竹、菊“四君子”画的程式中,墨兰又是赵孟坚所创。他的墨兰也受文同画竹之法的影响,以笔墨直接写出兰叶,点出兰花,把兰叶翻卷刚柔和兰花的婀娜姿态表现得十分传神。而且,赵孟坚还创出一笔长、二笔短、三笔“破凤眼”的写兰规则,概括了草本植物的生长规律,他之后的花草画家多借鉴这种兰叶的穿插方法。

配好框广告 相关内容:
林椿《果熟来禽图》_宋代折枝画法工笔花鸟画作品欣赏 林椿《果熟来禽图》_宋代折枝画法工笔花鸟画作品欣
马远《倚云仙杏图》_马远描绘杏花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欣赏 马远《倚云仙杏图》_马远描绘杏花的工笔花鸟画作品
扬无咎《雪梅图》_描绘大雪中的梅花和竹子的水墨画 扬无咎《雪梅图》_描绘大雪中的梅花和竹子的水墨画
李迪_南宋宫廷画家,南宋花鸟画的代表人物 李迪_南宋宫廷画家,南宋花鸟画的代表人物
李迪《风雨牧归图》_风俗小景工笔水墨山水画 李迪《风雨牧归图》_风俗小景工笔水墨山水画
宋代名画《寒鸦图》_冬日雪后林间群鸦飞舞景象山水花鸟画 宋代名画《寒鸦图》_冬日雪后林间群鸦飞舞景象山水
李迪《枫鹰雉鸡图》_宋代巨幅院体工笔花鸟画杰作 李迪《枫鹰雉鸡图》_宋代巨幅院体工笔花鸟画杰作
徐禹功《雪中梅竹图》_宋代梅花墨竹图卷传世名画赏析 徐禹功《雪中梅竹图》_宋代梅花墨竹图卷传世名画赏
李嵩《花篮图》_宋代写实工笔花卉花鸟画赏析 李嵩《花篮图》_宋代写实工笔花卉花鸟画赏析
李迪《雪树寒禽图》_描绘伯劳鸟,荆棘,竹叶的院体工笔花鸟画 李迪《雪树寒禽图》_描绘伯劳鸟,荆棘,竹叶的院体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