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村医图》,宋代,李唐,绢本设色,纵68.8厘米,横58.7厘米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《村医图》为一幅风俗人物画,描述走方郎中(村医)为村民治病的情形。图中树荫下,病人袒露着上身,双臂被老农女3和一个少年紧紧地抓着,身边另一少年牢牢地按住了他的身子,他双目圆瞪、张着大嘴,声嘶力竭地叫喊着,一条伸出的腿也被人死死踩住,这时的他只能听凭背上的疮伤被艾火熏灼。《村医图》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,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,毛发晕染一丝苟,造型特征准确,各有特点,显示出作者有着对生活深入地观察和丰富的体验。作品通过对灸艾治疗这一紧张情节的朴实无华的具体描绘,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,有小中见大的寓意。不难看出,作者对当时下层劳动人民是寄予很大同情的。
细致观摩,你的目光一定顿留在画面的中央:那个被灸得呲牙咧嘴的生疮者裸露上身,胳膊被孔武有力的乡亲紧紧地钳制,还有一个乡亲使劲地按住灸治者的臂膀,另一个只露出半个脑袋的人死死地踩住灸治者伸出的脚……尽管灸治者痛得嗷嗷叫,浑身大汗淋漓,却不能动弹。你瞧他那衣裳散乱地枯在下身,眉头紧锁,双目圆睁,肌肉绷紧,不停地颤动,就连那髭须也根根竖立。再看看坐在矮凳子上的村医,神情专注,目光如炬,胆大心细,灸治有序。而画面右侧的药童,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,一呼一应,配合得十分默契。如此生动、有趣、声色并茂的写实画面实乃少见,可谓画中精品。就连乾隆看过此幅《灸艾图》后,也啧啧称赞,并盖上“乾隆御览之宝”之印。此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