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士充寒林浮霭图轴美术作品
《寒林浮霭图》轴,明,沈士充绘,绢本,墨笔,纵149.5厘米,横38.6厘米。
本幅篆书自题:“寒林浮霭”,并署“癸酉夏日沈士充写”,后钤“沈士充印”(白文)、“子居”(白文)印。按作者自题,此图作于明崇祯六年(1633年)。画面上峭壁高耸,烟笼寒林,楼阁、远渚尽为雾霭所遮,一片萧疏荒寒之气。用笔苍秀,墨色浓厚,晕染湿润,代表了沈氏山水的典型风貌。本幅下部钤鉴藏印2方:“琴舟心赏”(朱文)、“□庵审定”(朱文)印。 沈士充(生卒年不详,明万历、崇祯年间人,约活跃于17世纪初),字子居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画学宋懋晋,兼师赵左,山水风格或墨气氤润,或苍秀雄阔,是“松江派”的主要画家,亦曾为董其昌代笔。